Film · Life

世界末日到来那一天

我觉得世界末日来临那一天,人们会先因为互相残杀而毁灭。毕竟人类最基本的诉求是生存,众生平等。如果连生存都没有了,还会指望大家排队上船么,遵循秩序?
那个主人公是个乐观主义者,精神值得提倡。但是现实真的这般美好?我想,像电影里那样对自己家人走漏消息的,现实中,一定会因此传开,家人传给家人,密友传给密友……然后造成恐慌的大面积爆发。结果,处处都会流传着世界即将毁灭的消息。迎来的一定是世界秩序的彻底混乱。绝望的人们自杀,激进的人们开始互相屠杀和掠夺,懒惰的人们开始自暴自弃。若真的那天会到来,我想,人类必定先自我毁灭。不过,至少还会有很少一部分人活下来,至于是怎么样的过程,我想不出来。

Feeling · Film · Music

我的记忆是用电影写成的

每次需要的是音乐的刺激,音乐的唤醒,音乐的情怀,而这些音乐都来自电影。

就像是我儿时的玩伴,音乐伴我成长,纺织出我所有的记忆,一针一线,细细密密。所有悲伤,所有欢笑,所有苦涩和无奈,所有成长,所有的这些伴随着成长的磕磕碰碰,溶解在Espresso中,在浓缩着生活的电影中慢慢溶解,稀释,幸福的流入口中。儿时的记忆就是用电影写的,所有的坚毅勇敢,所有的果断,所有的迷茫;于是自己就成为了电影里的主人公,经历着五光十色的故事,最后总是得到圆满或者哀伤的结局。自己也曾在单亲家庭和父亲一起无奈而邋遢的艰苦生活,自己也曾在日本人的集中营里度日如年挣扎的生存,自己也曾在北美广阔的中部草原上一路狂奔,自己也曾在迷雾缭绕的大城市里流浪穿行,自己也曾经历了生死抉择然后成长,自己也曾有过苦痛的内心挣扎,自己也曾不停的奔跑寻求一个意义,自己也曾在校园里和她手牵手走在梧桐树荫中,自己也曾迷失在黑暗无际的森林里经历了精彩的冒险旅程,自己也曾被无情的欺骗最后找到真正爱自己的人;这些,深刻的入心(其实每句对应了一部电影,至于片名,猜猜看吧)。这些文字,是用胶片写成的音乐,没有对白,仅仅是音乐,可以没有色彩。然后再用情感为黑白的胶片涂抹上色。

电影已经和记忆融为一体了,没有了好坏,没有价值分别。因为是记忆的一部分,所以亲切,所以喜爱。这个世界,就像是电影胶片贴成的一样,每一个角落都散落着各色的人生,各色的故事,各色的悲伤,同样的幸福。肤色不同,年龄不同,性别不同,但是总能在这个世界里,在电影中找到相同的连结。

老朋友,亦如此。

Film

北の国から,真实的人生,来自北国

还记得高中时打吊针的一个夜晚,在医院的电视机上出现的画面,久违的亲切和感人的故事让人平静,从内心生长出一种朴素的感动。北国之恋,我牢牢地记住了这四个字。

当年的央视版让我认识了北国,而现在,我又从百度北国吧里了解北国。一部电视剧,同样的演员,同样的人,同样的景色,就像是人生的历程,从1981年一直到2002年,这种程度的艺术执着可以算是坚忍了……也许,这也只有日本人才能做到,比起现在的国产电视剧和美剧,这部日剧可以说是严肃并且敬业到令人肃然起敬的地步,没有一丝浮躁或者编织的痕迹。从这里我们体会到的不是一个编剧给我们创造的故事,而是与演员共同经历人生的悲欢离合,体验富良野中麗乡每一寸土地的深沉。这种深沉是麗乡人特有的。北の国から:电视剧版的1-24集,主要讲述黑板纯和莹小时候的故事。后来又出了SP:从《83’冬》到《2002’遗言》。剧集在日本收视率竟然达到了20%以上,这是一个令人佩服的高度啊。苍本聪这个名字,也被永远的载入了日本的语文教科书。

可以说,这部电视剧中每个人物如此真实,又简单,而且很美,就像是数学,没有一点瑕疵或是多余。加上北海道富良野的美景,还有天籁般的音乐。可以说堪舆文学作品媲美。结构精美,却不失淳朴。
故事发生在富良野的农村,主人公展现了一种久违的生活方式。自己建造木屋,从小溪引水,风力发电,自己创造了一切的生活条件……也许我们会有不解,不理解黑板五郎为何要如此。但是当我们平静下来,就会慢慢的理解,对于五郎来说,这才是真正的生活。真心推荐这部电视剧,我这人嘴不是很会说,千千万万句,当你看了北国之后,你就会明白,为什么这会是经典。

在此附上Emule的下载地址: http://www.verycd.com/topics/2740617 ,另有北国的维基百科说明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wiki/来自北国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