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stronomy · Feeling · Life

且来谈谈开学这些天的感受

经历了忙碌的一周半:入学教育、体检、英语分班考试……最近总算才慢慢进入正轨,接触到了一些新的事物。虽然还是身在师大,自觉些许可惜,没能换一个环境,体验不同。但毕竟周围的运作方式和内在的一些东西不同了。

每每要提醒自己,现在所处的研究生阶段是要渐渐创造具有创新价值知识的层次,用富丽堂皇的语句说,就是在人类的知识宝库中添上自己的一块砖,以此将这贡献永存下来。它不会像生命一样腐朽。黑塞在Narziß und Goldmund 中提到的一样,生命短暂,而作为艺术家和思想家的价值就是将自己对于人类的贡献永存于世。这些贡献会超越死亡。于是,在此动机的鞭策之下,时常会对自己的松懈感到惭愧,唯一能够解脱的只有改变,否则就是适应,然后甘于平庸、被埋没。

一周半的时间过去,课程也都上遍了(除了政治和英语)。我对英语免修的把握几乎没有。真的很羡慕班里可以免修的同学,节约了不少时间,有了更高的自由度。另外还有两节课比较辛苦:天体物理导论和恒星物理,都得一大早起床搭车去中关村的中科院研究生院上课,如果赶上下雪天,搭车就会变得无比麻烦。这两个班里的同学大部分是国台的,除此之外也有的来自北大、高能所以及国台下属的观测站。令我挺高兴的一点就是能和国台、北大的同学聚在一起上课,还是感觉亲切了一些。同时也在那么多人产生的气场中隐隐感到一丝压力,大家都是同行,也都是竞争对手吧,不甘落后。

最终,所有的东西都指向了一点:要更加努力了。结果又可以联想到去美国读书的师姐、师兄们,他们在美国求学的过程更加辛苦吧,于是我的轻松就顺理成章的说不过去了。另外,看到高煜老师今年招了一个南大的保送生,于是很容易的联想到自己。我是即将联合培养到高老师门下的学生,将和这个学生一起。从某种角度来说,我强烈的感受到“寄人篱下”的危机感,这或许是另一种鞭策。感觉高煜老师是一个很厉害的研究员,人真的也很好。姜老师对我充分信任,把我推荐给高煜老师。对于以上的种种,不管是我要在高煜老师面前证明自己的实力,还是不能辜负姜老师的推荐。我所要做的都是努力。

前几天一直睡的不是太好,夜不长,但梦很多。或许缘于很多问题郁结于心吧。

8 Comments

  1. 我是高煜老师的博士生, 可以算是你你”将来的”师兄之一. 非常欢迎你到我们组联合培养! 高老师人很和蔼, 也很负责 别有压力. 组里学生交流气氛也不错的, 希望你到我们组来, 千万别有”寄人篱下”的感觉哦.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*

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.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