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几天参加ISM2010的workshop收获颇丰,认识了很多很nice的Astronomer.
昨日晚餐临时改地为北大的畅春新园。和第二天夜宴的饭菜类似,只是这一次桌子上没有来自Harvard CfA的Qizhou老师,没有U Leeds的Caselli,没有南大的一拨人。结果坐位稀稀拉拉。与我们同桌的是两个台湾的老师和一个UCBerckly的Staff。幸好来自国立清华那位女老师十分健谈。这么想来,每次都是老师主动问我们,和我们相互介绍,而我们作为学生却很少主动和她沟通,觉得十分惭愧。说回那位女老师,她说了好几个笑话之后,提到昨日在北大校园里遭遇一逆行车的经历。她十分“愤慨”,然后说学生很无辜,学生是国家的未来,学校应该保护学生之类的。我不自觉的想起我们学校,周末各种出租场地,各种校外人员在校园里乱停车,甚至乱开车,不禁想若是学校的老师都有如此之想法,那么北师大会是怎样的一个学校?我想国立台湾大学的管理态度应该也是尊重学生的吧。前一阵在高锟的介绍中看到了香港的大学尊重学生的程度,我不禁羡慕他们,可以自由表达自己,可以体验到真正学生应当体验到的。又联想到中国最近的大学去行政化,似乎还没有显出效果。Anyway,希望中国越来越好吧。
By the way, 意外发现马普的Dr. Christian Henkel今天在报告里show some beautiful results about cold dust components map taken by Herschel。不禁想到自己正在处理的SCUBA数据,还是要赶紧把数据处理完。不过Herschel那么强大,虽然口径不是很大,但是没有了大气之类的,去研究cold dust distribution应该是非常理想的吧~
Category: Astronomy
临近尾声的夏
答辩结束后的那个下午,没有发生什么。或许大多隐于暗流,随风奔腾而去,一如既往。可最终还是耐不住平庸,于是和铮还有灝浩子出去。其实本来没什么目的,是我一时兴起提出去远在五环之外的电影博物馆,结果到的时候已经关门了,于是又坐车返回。旅程虽然辛苦,但还是发自内心的愉快。
我还是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感觉。我无法一个人长时间独处而把身边的人完全抛弃在脑后,哪怕是为了自己喜欢的天文。这么说来,这个喜欢也许是不真实的;我也不能够沉迷于一个游戏而乐在其中。我也许需要一个可以归属的集体,一个可以信任的集体,一个在乎和认可我付出的集体。或许这些不是天文研究中所需要的性格特征?这么说来,学文科倒更加适合我吧?转念一想,天文或是生物,这些研究到了现代的状态,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团队合作吧?于是在交了论文后的一天,焦急的找人出门玩,然而有如空城,整个世界都只听得到自己的回声而已,而已,而已,而已…….
于是我变得又不了解这个世界了。那么,一个人吧,看看书,上上自习,哪怕是在答辩后。更何况还有某同学天天奔走于机房做课题呢。虽然明白这是一个人的自我抉择,但是我还是不能回避的讨厌这样的处世态度。高高在上的你,身边的同学渐渐的成为了你的什么?没有了默默关心,没有了平等自由,渐渐成长成了一种病态。我害怕这种病态,嫉妒这种病态,鄙夷这种病态,躲避这种病态。
回忆这四年,或许是十二二年来最糟糕的四年了。在这个四年里,我寻找了,却迷失了。
毕业论文的困境
才跟导师说好的可以处理数据了,现在却突然才发现大气光学厚度什么的数据根本没有搞定。而且定标源的数据从哪里下载更是没有着落,无从下手。更糟糕的是我现在对于选源的判据还是束手无策。导师说要质量好的……可我不知道那么多星系怎么能挑出来那些质量比较好的……而且之前我看SLUGS巡天得出的结论,导师已经基本给否定了。想想自己怎么能这样就保证老师可以用SURF处理数据了呢?关键的calibration数据却没有搞定,甚至对选源也没想法。自己真的是太不努力了……刚刚又配置了半天系统环境变量,但是ORACDR的那些perl脚本还是运行不起来……没有那个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tau的数据,怎么定标……看来毕业课题是陷入困境了。
本来还打算明天去考深水证,但感冒已经越来越重了……恐怕无能为力,力不从心。希望接下来能好好努力,希望能做出什么吧。
苏幕遮
卷云舒
星海砾
冬夜风袭
吹落霜铺觅
幻梦温存情未励
苍宇直抒
更与天思地
蔽身然
心未已
痛楚谙谙
与共何之泣?
若忘苍穹今古易
心若菩提
早已融天地